别让年味儿的“魂”溜走
回归春节的文化本位,才能让中国的年文化成为不断凝聚家族民族的纽带
从北方看冰灯、逛庙会,到南方逛花市、乡村游;从乡村大集演出、自办“春晚”,到城市看电影、进书店;从短信拜年、电子贺卡,到微信传情、网购年货……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,着实让文化消费火了一把。商务部1月28日发布的监测报告也证实:2012年春节,休闲娱乐文化消费渐成主流。
中国的年文化,正在回归春节的文化本位。这是一个值得欣喜的现象。不过,“消费主流”的同时,也听到另一种“感叹”——“年味儿越来越淡了”。为什么日渐红火的春节文化消费市场,仍然驱散不了人们对年味儿远去的担忧?
这背后,折射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焦虑:年文化的“体”五彩纷呈,年文化的“魂”是否安好?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,洋节日不断冲击,人们的生活方式趋同,怎样过年才算有“年味儿”?
不同的人对“年味儿”有不同理解,也不断变化。今年春节,北京清东陵举行一场“穿越”庙会,试图“完整再现原汁原味的大清文化”,里面混杂着“穿越版”的阿凡达、机器猫,有人认为是创新,很喜欢;有人则觉得是亵渎,很反感。又如,没有鞭炮喧天的春节,算不算有年味?有的城市先“禁放”,后顺应民意解禁。如今,随着环保意识增强,特别是PM2.5的触动,一些人再次提出“禁放”……
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,个体选择怎么过本无可厚非,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,不让年文化的“魂”溜走,是必须正视和解决的文化命题。因为,每一个春节,都包含着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丰富故事,交织着传统与现代、乡村与城市的复杂内涵,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镜像。
“草木枯荣分四时,一岁月有十二圆。”春节根植于中国农耕文明的时序观,是调节人与人、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节日。重人伦与重仪式是其核心。“人伦”联系着亲情友情,勾连着代际关系,所以,人们不远万里、跋山涉水,只为和家人朋友吃顿团圆饭;“仪式”则钩沉着集体记忆,培养着神圣感、凝聚力,所以,扫尘、写春联、包饺子、守岁、祭祀祈福,强化的是一个家庭、一个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。
许多人之所以感觉年味越来越淡,恰恰缘于春节的情感性与仪式感在弱化。有人这样说:“春节,就是你家亲戚喊你去吃饭。可我是独生子女,亲戚很少,见了面也没什么话说。”网上流传“中国年轻人最讨厌的长辈春节问候语”,诸如“期末考试怎么样?”“你什么时候结婚?”让长辈们很是尴尬。与此同时,新的文化娱乐方式的兴起,也冲击着春节的传统仪式感。
应该承认,这些“冲击”是必然。但反过来也提醒我们:要想留住年味儿的“魂”,恐怕既需要增进代际沟通,让情感的力量更获得认同感,也需要使节日的仪式感更具吸引力和传播力,成为不断凝聚家族民族的纽带。
这不仅需要我们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更好地担负起责任,也需要我们每个人读懂“春节”的文化内涵。
新闻评论
王舒涵
我所生活的小区,是一个中档生活小区。现在还没有完全住满,只住了大约一千户左右。小区的绿化很好,有清澈的池塘,池塘里有美丽的睡莲。四周有鲜花、草坪。是一个很优美的生活场所。我有时早上早早起来,会沿着中央景观带的池塘在走一圈。心情很舒畅。
今天早上,我在散步的时候,见到两位耄耋老人,两位老人各拄着一根拐杖。老头子穿着一身藏青色的衣服,中等身材,头发略微稀疏。虽然走路缓慢,但从他的步履中可以看出,老人精神还是很好的,气色也很好。老太太是一头的白发,皮肤很白,穿一件白色的长袖上衣,下身穿一件黑色的裤子。老人身板很直,走路很轻松。两位老人并肩走在一走,边走边交谈,一时地老太太还拽一下老头子的袖子,好象是在说一件重要的事,以此引起他的注意。我走在两位老人的后面,望着这两位老人,我的心中突然的涌起一种感动。这多么象一幅画呀!一幅爱的剪景!
从他们的举动中,我猜想,他们应该是夫妇俩。这对老年夫妇,相濡以沫地走过了近五十年的婚姻路程。半个世纪的共同生活,也许早已把他们的生命完全地融化在一起。他们的感情,难以割舍,他们的心,紧紧地连在一起,他们的命运,水乳交融。一瞬间,我仿佛读懂了他们的一生,就象此刻的剪景:相互扶持着,沐浴在晨光中。一步步,一步步,完成这平凡的人生路程。我好像看到了他们在风雨中同行,肩并着肩;又感悟着他们相扶着走在黑夜里,手拉着手;他们一起面对人生的电闪雷鸣,一起跃过沟沟坎坎,一起爬山涉水。多么不易的人生!人的一生,只不过几十年的生命历程,说起来不算长,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,只是转瞬即逝。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人,几万个日日夜夜,也许不算短吧,时间使他们的感情如老酒般,香醇而奈人寻味!
爱的剪影!诠释了一着歌:多少情可以牵伴一生?多少爱能让我感动!这种平凡之爱,能够感动我一生!
回归春节的文化本位,才能让中国的年文化成为不断凝聚家族民族的纽带
从北方看冰灯、逛庙会,到南方逛花市、乡村游;从乡村大集演出、自办“春晚”,到城市看电影、进书店;从短信拜年、电子贺卡,到微信传情、网购年货……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,着实让文化消费火了一把。商务部1月28日发布的监测报告也证实:2012年春节,休闲娱乐文化消费渐成主流。
中国的年文化,正在回归春节的文化本位。这是一个值得欣喜的现象。不过,“消费主流”的同时,也听到另一种“感叹”——“年味儿越来越淡了”。为什么日渐红火的春节文化消费市场,仍然驱散不了人们对年味儿远去的担忧?
这背后,折射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焦虑:年文化的“体”五彩纷呈,年文化的“魂”是否安好?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,洋节日不断冲击,人们的生活方式趋同,怎样过年才算有“年味儿”?
不同的人对“年味儿”有不同理解,也不断变化。今年春节,北京清东陵举行一场“穿越”庙会,试图“完整再现原汁原味的大清文化”,里面混杂着“穿越版”的阿凡达、机器猫,有人认为是创新,很喜欢;有人则觉得是亵渎,很反感。又如,没有鞭炮喧天的春节,算不算有年味?有的城市先“禁放”,后顺应民意解禁。如今,随着环保意识增强,特别是PM2.5的触动,一些人再次提出“禁放”……
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,个体选择怎么过本无可厚非,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,不让年文化的“魂”溜走,是必须正视和解决的文化命题。因为,每一个春节,都包含着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丰富故事,交织着传统与现代、乡村与城市的复杂内涵,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镜像。
“草木枯荣分四时,一岁月有十二圆。”春节根植于中国农耕文明的时序观,是调节人与人、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节日。重人伦与重仪式是其核心。“人伦”联系着亲情友情,勾连着代际关系,所以,人们不远万里、跋山涉水,只为和家人朋友吃顿团圆饭;“仪式”则钩沉着集体记忆,培养着神圣感、凝聚力,所以,扫尘、写春联、包饺子、守岁、祭祀祈福,强化的是一个家庭、一个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。
许多人之所以感觉年味越来越淡,恰恰缘于春节的情感性与仪式感在弱化。有人这样说:“春节,就是你家亲戚喊你去吃饭。可我是独生子女,亲戚很少,见了面也没什么话说。”网上流传“中国年轻人最讨厌的长辈春节问候语”,诸如“期末考试怎么样?”“你什么时候结婚?”让长辈们很是尴尬。与此同时,新的文化娱乐方式的兴起,也冲击着春节的传统仪式感。
应该承认,这些“冲击”是必然。但反过来也提醒我们:要想留住年味儿的“魂”,恐怕既需要增进代际沟通,让情感的力量更获得认同感,也需要使节日的仪式感更具吸引力和传播力,成为不断凝聚家族民族的纽带。
这不仅需要我们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更好地担负起责任,也需要我们每个人读懂“春节”的文化内涵。
新闻评论
王舒涵
我所生活的小区,是一个中档生活小区。现在还没有完全住满,只住了大约一千户左右。小区的绿化很好,有清澈的池塘,池塘里有美丽的睡莲。四周有鲜花、草坪。是一个很优美的生活场所。我有时早上早早起来,会沿着中央景观带的池塘在走一圈。心情很舒畅。
今天早上,我在散步的时候,见到两位耄耋老人,两位老人各拄着一根拐杖。老头子穿着一身藏青色的衣服,中等身材,头发略微稀疏。虽然走路缓慢,但从他的步履中可以看出,老人精神还是很好的,气色也很好。老太太是一头的白发,皮肤很白,穿一件白色的长袖上衣,下身穿一件黑色的裤子。老人身板很直,走路很轻松。两位老人并肩走在一走,边走边交谈,一时地老太太还拽一下老头子的袖子,好象是在说一件重要的事,以此引起他的注意。我走在两位老人的后面,望着这两位老人,我的心中突然的涌起一种感动。这多么象一幅画呀!一幅爱的剪景!
从他们的举动中,我猜想,他们应该是夫妇俩。这对老年夫妇,相濡以沫地走过了近五十年的婚姻路程。半个世纪的共同生活,也许早已把他们的生命完全地融化在一起。他们的感情,难以割舍,他们的心,紧紧地连在一起,他们的命运,水乳交融。一瞬间,我仿佛读懂了他们的一生,就象此刻的剪景:相互扶持着,沐浴在晨光中。一步步,一步步,完成这平凡的人生路程。我好像看到了他们在风雨中同行,肩并着肩;又感悟着他们相扶着走在黑夜里,手拉着手;他们一起面对人生的电闪雷鸣,一起跃过沟沟坎坎,一起爬山涉水。多么不易的人生!人的一生,只不过几十年的生命历程,说起来不算长,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,只是转瞬即逝。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人,几万个日日夜夜,也许不算短吧,时间使他们的感情如老酒般,香醇而奈人寻味!
爱的剪影!诠释了一着歌:多少情可以牵伴一生?多少爱能让我感动!这种平凡之爱,能够感动我一生!